发布时间:2024-09-15
氧化铝陶瓷因其高硬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在机械、电子、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单纯氧化铝陶瓷的韧性较差,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通过掺杂稀土元素来提高氧化铝陶瓷性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稀土元素的掺杂对氧化铝陶瓷的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以La2O3掺杂为例,当掺量为1.6wt%时,氧化铝陶瓷球的磨损率降到最低。这是由于La2O3与Al2O3生成的LaAl11O18化合物强化了晶界结合强度。同样,Sm2O3的掺入也能提高氧化铝陶瓷的耐磨性。当掺量达到1.6wt%时,陶瓷的磨损率较未掺稀土的样品降低了约30.9%。
Er2O3的掺杂也显示出了提高耐磨性的效果。微量添加(0.01wt%)时,陶瓷的耐磨性能提高了约22%。这是由于Er3+扩散进入氧化铝晶格,形成固溶体,增强了晶界结合强度。然而,过量添加(超过0.1wt%)反而会恶化陶瓷的耐磨性能,因为过量的Er2O3会导致晶粒尺寸变大,降低致密度。
除了单一稀土元素掺杂,复合稀土氧化物的掺杂效果更为显著。例如,Y2O3+CeO2的组合使氧化铝瓷的相对密度可达96.2%,超过了单独添加任一种稀土氧化物的样品。这表明多种稀土氧化物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提高耐磨性能。
稀土掺杂不仅能提高氧化铝陶瓷的耐磨性,还会影响其硬度和相对密度。以La2O3、Y2O3、CeO2掺杂为例,氧化铝陶瓷的硬度随着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在适量掺杂时,稀土氧化物可以细化晶粒,增加液相量,提高致密度。但过量掺杂会导致晶粒尺寸增大,间隙增多,从而降低硬度。
同样,氧化铝陶瓷的相对密度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适量的稀土掺杂有利于液相的生成,加快气孔排除,提高陶瓷密度。但过量的稀土掺杂会提高烧结温度,阻碍其他离子迁移,反而降低致密化程度。
总的来说,稀土掺杂为提高氧化铝陶瓷的耐磨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合理选择稀土元素种类和掺杂量,可以显著改善氧化铝陶瓷的性能。然而,稀土资源的稀缺性和成本问题也需要考虑。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更高效的掺杂方法,以及探索其他元素的协同作用,以进一步优化氧化铝陶瓷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