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里的“伪麻黄碱”,是假的麻黄碱吗?

发布时间:2024-09-15

Image

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并不是假的麻黄碱,而是与麻黄碱密切相关的另一种化合物。这两种成分虽然在名称上相似,但实际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都属于苯丙胺类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生物碱,而伪麻黄碱则是麻黄碱的非对映异构体。这意味着它们在分子结构上略有不同,但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

在感冒药中,这两种成分主要用作减充血剂。它们能够收缩血管,减轻鼻塞和鼻窦充血等症状。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都能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同时也能通过促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而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这使得它们能够兴奋心脏,收缩血管,缓解平滑肌痉挛。

然而,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药理作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比伪麻黄碱更强,而伪麻黄碱的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作用则更为显著。这意味着伪麻黄碱在缓解鼻塞等症状时,对血压的影响相对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成分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化学结构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非常相似,通过简单的化学实验就可以将它们转化为苯丙胺。因此,它们被列为易制毒品的原料药。在正常剂量下使用含麻黄碱或伪麻黄碱的感冒药通常是安全的,但如果过量使用或滥用,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此外,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儿童中的使用也存在争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规定,含伪麻黄碱的感冒咳嗽药不再作为儿童非处方药销售,并且应慎用于2岁以下儿童。这是因为儿童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悸、烦躁、焦虑、不安、头晕、失眠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并不是假的麻黄碱,而是与麻黄碱密切相关的另一种化合物。它们在缓解感冒症状方面具有相似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异。在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感冒药时,我们应该注意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特别是在儿童中使用时更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