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谎言生活》:只有学会了说谎,才算真正的长大?

发布时间:2024-09-18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继“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后的最新作品,聚焦于来自那不勒斯中产家庭的女孩乔瓦娜的青春与成长。

乔瓦娜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父亲安德烈博学多才,母亲奈拉贤淑温柔,有密友安吉拉和伊达,生活相当美满,用美好一词来形容毫不过分。

一切从乔瓦娜无意中偷听到父母对话而改变,父亲提及乔瓦娜越来越像她的姑姑维多利亚,而这“像”意味着丑陋。

家庭间的恩怨

小说通过乔瓦娜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几个家庭之间的恩怨以及子女间的爱情与友谊。

故事的主线是一只镯子,围绕它展开了许多情节,最后才揭开真正的镯子主人是谁。

这只神奇的镯子经历了许多波折。

起初,镯子被流氓宪兵恩佐从他的原配岳母那里偷来,献给了情人维多利亚的母亲。

贾妮奶奶去世后,镯子到了维多利亚手中,但安德烈认为镯子非常适合科斯坦扎,便以送给女儿乔瓦娜为借口,讨要了这只镯子。

当维多利亚看到科斯坦扎戴着手镯时,背后复杂的偷情关系便难以掩盖。

科斯坦扎将镯子还给乔瓦娜,乔瓦娜又将其归还给姑姑,姑姑再将镯子送给自己的继女朱莉安娜。

最终,镯子还是回到了乔瓦娜手中。

埃莱娜·费兰特笔下的男人依旧没有一个是好的,她认为男人都是一类,就连罗伯特在朱莉安娜不在的时候也会邀请乔瓦娜一起睡觉,更别提其他人了。

这也是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

所拥有的总是更多

在《成年人的谎言生活》中,费兰特似乎进一步拓展了莉拉对一个团结的工人阶级所需自我认同的困扰。

我们看到安德烈迫不及待想摆脱工人阶级出身的束缚,而维多利亚则骄傲地承认自己也渴望摆脱这种身份——如果不是为了她自己,那也是为了乔瓦娜。

然后是乔瓦娜,她将帕斯科内发展无望的城区当成一处怡人的花园,将工人阶级身份视为可戴可摘的真诚徽章,而没有真正理解这种身份的含义——一种艰难且日益不可能的生存方式。

《成年人的谎言生活》讲述的是人们所拥有的物质现实与他们期望塑造的外在形象之间的巨大隔阂,并深刻观察弥合这种差距所带来的压力与愤懑。

快到结尾时,朱莉安娜告诉乔瓦娜,罗伯特从未给她看过他的作品:“但他从未给我,所以我肯定看不懂。” 相反,他让米兰的一个富家女看他的任何作品,他和那女孩经常待在一起。

“我必须离开帕斯科内,贾妮,我必须离开那不勒斯。” 朱莉安娜含泪说:“我想结婚,想在米兰生活,住在属于自己的漂亮房子里,安安静静地生活。” 她一边说一边摇头,因为比承认自己的贫瘠更难的,是承认自己多么渴望拥有更多。

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

识别生活的谎言,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

青春期的困扰在于孤身一人面对美好谎言的破灭,是一种痛苦,信仰崩塌会让人迷茫与恐慌。

但我认为成年生活的魅力在于,明知戳破谎言会带来痛苦,仍有勇气去直面它,并在废墟中建立自己的真相。

当然,我仍在路上,仍要经历那些坚固之物烟消云散的痛苦,但我依然觉得诚实地面对现实和自我要比努力维持谎言更快乐。

费兰特作品的魅力在于其真实、细致。

无论是那不勒斯四部曲,还是这本书,都细致描绘了女性心路历程,无论是莱娜、莉拉还是乔瓦娜,她们共享某些特质和经历,这样的共鸣对每一个女性来说都极为珍贵。

不知何时起,人们越来越不爱说真话。

说真话的人被指责不会说话、情商低。

有时渴望听真话,却依旧听不到什么让人不舒服的话。

不确定他人说的是实话还是礼貌表达。

这部幻灭的浪漫主义小说想教会我们的是: 要面对人生的惨淡与生活的丑陋,勇敢面对这无限世界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