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牛奶、鸡蛋、花生、海鲜和小麦,这5类食物是儿童食物过敏的“罪魁祸首”。根据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我国局部地区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8%~7.7%,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每100个孩子中就有4到8个可能对这些常见食物过敏。
为什么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过敏?以牛奶为例,它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β-乳球蛋白和αs1-酪蛋白是最常见的过敏原。对于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来说,这些蛋白质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同样,鸡蛋中的卵类黏蛋白、花生中的Ara h 2、海鲜中的原肌球蛋白和小麦中的α-醇溶蛋白,都是常见的过敏原。
食物过敏的反应可能非常迅速且剧烈。根据Mayo Clinic的资料,过敏症状通常在食用致敏食物后几分钟到两小时内发作。在极少数情况下,症状可能延迟数小时出现。最常见的食物过敏症状包括口腔刺痛或发痒、荨麻疹、瘙痒或湿疹、嘴唇和面部肿胀、哮喘、腹痛、腹泻等。更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休克,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应对?首先,要尽早识别过敏原。如果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了解孩子对什么过敏,在生活中尽量规避过敏原。其次,家长在购买食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有无致敏食物;去餐厅吃饭时,一定要告诉服务员不要添加致敏食物。最后,家中应常备抗过敏药物,如果孩子有明确的致敏原,且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最好家中备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过敏并非终身不变。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指出,IgE介导的牛奶、鸡蛋、大豆、小麦等过敏随年龄增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耐受,甚至完全耐受;花生、坚果类过敏往往持续到成人。因此,家长不应过度恐慌,但也要保持警惕。
总的来说,面对儿童食物过敏,关键在于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和合理预防。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谨慎的态度,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安全的饮食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