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人李宗吾的两大贡献:厚黑学,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李宗吾,这位民国时期的奇人,以其独特的“厚黑学”理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17年,李宗吾发表了《厚黑学》一书,提出了“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的惊人论断。这一理论不仅挑战了传统的儒家思想,也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人性和社会。

厚黑学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厚而硬,黑而亮;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三个境界。李宗吾认为,古之英雄豪杰之所以能成大事,正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这种“面厚心黑”的特质。他以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为例,分析了他们如何运用厚黑之术在乱世中立足。李宗吾指出,曹操的心黑达到了极致,刘备的面厚无人能及,而孙权则兼而有之。这种分析方法颠覆了传统的道德评判,将历史人物的成败归因于他们的“厚黑”程度。

李宗吾的厚黑学对儒家思想构成了直接挑战。在儒家思想中,君子应该“仁义礼智信”,追求道德完善。而李宗吾却认为,仅靠仁义道德是无法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的。他批评那些“狃于礼义廉耻之习,破碎吾道”的人,认为他们“钝根众生,身有至宝,弃而不用”。这种观点无疑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大胆反叛。

然而,李宗吾并非完全否定道德。他认为,使用厚黑之术的目的是关键。他提出:“用厚黑以图谋一己之私利,是极卑劣的行为;用厚黑以图谋众人之公利,是至高无上的道德。”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理论寻找道德上的正当性。

在现代社会,厚黑学的影响依然存在。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复杂性。正如李宗吾所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中国古代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厚黑学一直被封建时代的政治家作为最高准则,是取得政治成功的重要法宝。这种思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然而,我们也应该警惕将厚黑学简单化、庸俗化的倾向。李宗吾的理论并非鼓励人们不择手段地追求私利,而是希望人们能够以更现实、更灵活的态度面对生活。正如他所言:“笑骂由他人笑骂,好坏我自为之。”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内心的正直和善良,同时学会适应社会,这才是厚黑学的真谛。

李宗吾的厚黑学,虽然诞生于近百年前,但其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复杂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学会灵活变通。这种思想,或许正是我们在当今社会中所需要的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