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广州华南植物园,这座被誉为“花城明珠”的植物宝库,不仅是一座世界级的植物园,更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重要桥梁。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华南植物园在2022年7月正式升级为国家植物园,标志着其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华南植物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北回归线上,是全球多样性热点地区中唯一拥有世界一流植物园的大都市。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华南植物园能够收集和保护来自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资源。目前,这里迁地保育的植物超过17000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然而,华南植物园的意义远不止于植物收藏。它正在成为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表示,希望华南植物园能够“走出园,融入城”,实现“大城名园”的美好愿景。具体而言,这包括将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将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增加城市植物多样性。
华南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功能也在不断提升。吴敏提到,植物园将与公园、社区合作,让植物知识和植物故事进景区、进公园、进社区、进校园,启动全民植物知识科普教育。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增强市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还能打造国家植物园体系的“自然课堂”和“身边植物园”,实现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植物园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目前珠江三角洲75%的乡土园林绿化植物的源头都来自华南植物园。这不仅体现了植物园在植物资源方面的优势,也展示了其在推动城市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巨大潜力。
作为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南大门”,华南植物园正在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这包括制定国家植物园标准,聚焦国家的战略生物资源植物、本土植物、珍稀濒危植物以及有重要价值的经济植物的迁地保护。
华南植物园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它不仅是一座植物园,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连接城市与自然,华南植物园正在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独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