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大肠癌是沉默的杀手。根据2015年的统计,日本大肠癌患者人数高达13万,居癌症之首。然而,这种致命疾病在早期往往悄无声息,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晚期。那么,我们如何在早期发现大肠癌的蛛丝马迹呢?
排便习惯的改变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77岁的王伯伯在半年内体重减轻了20余公斤,大便次数频繁且呈水样。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最终被诊断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科主任敖雪仁指出,排便习惯改变、便频或排便不尽感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表现。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是便血或黏液血便。53岁的李伯伯因腹部不适就诊,粪便常规检查提示潜血阳性。进一步的肠镜检查确诊为直肠中分化腺癌。敖雪仁强调,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消瘦、食欲减退或发热,以及沿结肠部位腹部隐痛不适,都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征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普通的消化系统问题。然而,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且无法解释,就应该引起警惕。大肠癌的早期症状之所以容易被忽视,是因为它们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例如,直肠癌患者可能会误以为是痔疮,直到肿瘤已经进展到相当程度。
早期发现大肠癌至关重要。全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显示,结肠癌患者在Ⅰ期的五年生存率高达87.8%至93.3%,而到了Ⅳ期,这一数字骤降至16.3%至19.5%。这意味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生存率。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呢?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适度饮酒,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戒烟,每周至少运动30分钟,保持健康体重。其次,注意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
最后,定期进行大肠癌筛查。对于普通风险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可能需要更早开始筛查。
记住,身体的每一个信号都值得我们关注。如果出现持续的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不适或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不要犹豫,及时就医。早期发现,就是给自己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