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董行的帮我看看这是不是米猪肉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男子将购买的五花肉烧熟后,发现脂肪层有不少小小的豆状颗粒。这些颗粒究竟是什么?会不会是传说中的“米猪肉”?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就此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米猪肉的危害。

米猪肉危害大 识别方法需掌握

米猪肉,又称“豆猪肉”或“痘猪肉”,是指含有猪肉绦虫囊尾蚴的病猪肉。这些囊尾蚴呈椭圆形乳白色,大小不等,如同肉中夹着米粒,故得名米猪肉。如果人误食未煮熟的米猪肉,囊尾蚴可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引起绦虫病。绦虫可在人体小肠内生长长达2-4米,通过粪便排出一节节的白色虫体,俗称“寸白虫”。

更严重的是,囊尾蚴还可能在人体肌肉、皮下组织、脑、眼等处寄生,引发囊尾蚴病。这种病可导致肌肉酸痛、视力障碍,甚至引发癫痫、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四步识别米猪肉 选购烹饪需谨慎

面对如此严重的健康威胁,我们该如何识别米猪肉呢?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给出了以下建议:

  1. 观察色泽:米猪肉的色泽通常不鲜亮,瘦肉、肥肉及五脏器官上可能有米粒状的白色囊包。

  2. 切片检查:用刀在肌肉上每隔1厘米切一刀,如果发现肌肉上附有石榴籽一般大小的水泡,那就是囊包虫,可以判断为米猪肉。

  3. 注意颗粒:如果猪肉上有豆状颗粒,不一定是米猪肉。脂肪粒通常出现在肥肉上,大小如针头,不会出现在瘦肉层,可以安全食用。而淋巴肉则有明显的坚硬颗粒感,可能存在食用风险。

  4. 查看印章:选购猪肉时,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或农贸市场。新鲜生猪肉上市必须有“两证两章一报告”,即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

预防米猪肉有妙招 烹饪需彻底

除了学会识别米猪肉,我们还应该采取措施预防。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其次,要加强粪便管理和屠宰场管理,防止猪误食含有囊虫的人粪便而感染。最后,在烹饪猪肉时,一定要充分加热,确保煮熟煮透。

米猪肉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猪肉的品质,更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因此,在选购和食用猪肉时,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学会识别米猪肉,采取预防措施,确保饮食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美食带来的欢愉,而无需担心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