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学校有课,但实习机会难得”,这是许多大学生面临的两难困境。根据一项调查,在学校统一规定了实习时间的情况下,近一半的受访在校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已有实习经历。然而,这种“提前实习”也带来了与课程冲突的问题,有时甚至导致学生不得不放弃课程。
对于是否“提前实习”,不同专业的学生看法各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黄同学认为:“只在学校上课,缺少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就想着去外面见识一下。”广州大学的林同学则表示,提前实习可以帮助“提前熟悉公司工作,更了解公司对人才和技能的要求”。然而,深圳大学的张同学则认为,在专业课程还没上完的情况下去实习,有些过早。
面对课程和实习的冲突,学生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同学坦言,身边很多同学为了实习而直接“放弃上课”。广州大学的林同学则认为,“课程和实习在时间上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她会“提前和公司商量,尽量保证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去实习”。华南农业大学的张同学则表示,“不会为了实习而放弃课程”,她会选择尽可能请假或者调开自己的课程,做到两者兼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杜灿谊教授指出,学校安排的实习一般不会与其他课程冲突。但对于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他建议“可以和实习单位协商,看是否可以调整实习时间;同时实习应尽量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时间来完成。”
那么,大学生究竟应该何时开始实习?杜灿谊教授认为,“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实习其实是不太必要的。”他建议,实习应当是学生在接受过专业课程学习和训练,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后,在大三大四阶段再进行。这样学生在实习岗位中能更好地运用起所学的专业知识,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习,杜灿谊教授给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明确实习目标;其次,要关注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第三,要对实习单位与岗位做好充分的了解;最后,还要考量实习机会与自身情况的匹配程度。
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处理课程和实习的冲突时,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提前实习固然能获得实践经验,但也不应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在保证学业质量的同时,也能抓住难得的实习机会。毕竟,实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