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在河北省唐山市,有一种形似象棋棋子的特色小吃——棋子烧饼。这种小巧精致的烧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棋子烧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相传在丰润县城关,一家名为裕盛轩的饭店老板在与人对弈时,一位住店的学子建议将烧饼做成棋子大小,并加入豆沙馅,以便于携带和食用。老板采纳了这个建议,并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研制出了用鸡油和面、内含豆沙馅的棋子烧饼。这种烧饼因外焦里嫩、酥软香甜而广受欢迎。
20世纪20年代后期,随着唐山成为工业重镇,商业日益繁荣。位于便谊街西头的九美斋饭店老板赵东富派厨师前往丰润学习棋子烧饼的制作技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他们选用上等精面,不仅制作豆沙馅,还创新性地加入了猪肉馅,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种改良后的棋子烧饼很快风靡唐山,成为当地独有的风味美食。
棋子烧饼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要将水油面团和油酥面团分别制作,然后将油酥面团包裹在水油面团中,经过多次擀压和折叠,形成层次分明的面皮。接着,将面皮卷起后分割成小块,包入肉馅或豆沙馅,再刷上蜂蜜水或蛋液,撒上芝麻,最后放入烤箱烘烤。这种复杂的制作过程使得棋子烧饼外皮酥脆,内里柔软,口感层次丰富。
在唐山的饮食文化中,棋子烧饼与唐山麻糖齐名,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唐山人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许多唐山人从小吃到大的棋子烧饼,承载着他们对家乡的记忆和情感。
如今,棋子烧饼的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美斋等老字号仍在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口味的棋子烧饼,以适应现代人的口味需求。一些年轻厨师也在尝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烹饪技术相结合,赋予这道传统美食新的生命力。
从一个偶然的建议到成为地方名吃,再到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棋子烧饼的演变历程折射出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和技艺的缩影。在品尝棋子烧饼的同时,我们品味的是一段跨越百年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