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台风“摩羯”近日在太平洋上形成,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到18级 ,被列为超强台风。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对台风强度分级的关注。那么,台风是如何分级的?超强台风又意味着什么?
台风强度的分级主要依据其底层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速。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标准,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其中, 超强台风的定义是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或超过51.0米/秒,即风力16级或以上。
这种分级标准并非全球统一。例如,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的是每1分钟内的平均风速 ,而中国气象局使用的是每2分钟内的平均风速。这种差异导致了不同机构对同一台风强度的评估可能有所不同。
超强台风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力。以2013年袭击菲律宾的台风“海燕”为例,其最大风速达到75米/秒,造成超过6000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130亿美元。超强台风不仅带来狂风暴雨,还可能引发风暴潮、洪水等次生灾害,对沿海地区造成毁灭性打击。
面对超强台风的威胁,各国气象部门通常会发布预警信号,指导公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 当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发布时,意味着6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阵风达14级以上。此时,政府及相关部门会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强台风出现的频率似乎有所增加。这提醒我们,需要加强对台风的研究和监测,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同时,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台风分级标准,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和应对台风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