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害”最常规的表现有4种,有图有真相,对照判断即可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然而,不当的施肥方式可能会导致“肥害”,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肥害通常表现为四种主要类型:脱水型、熏伤型、烧种型和毒害型。

脱水型肥害是最常见的肥害类型之一。当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者在土壤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施肥,会导致土壤中肥料溶液浓度过大。这种情况下,作物细胞内的水分会反渗透到土壤中,造成作物脱水。受肥害的植物会表现出萎蔫的症状,叶片和茎秆可能呈现霜冻或开水烫过的状态。轻度肥害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全株死亡。

熏伤型肥害主要由施用氨水、碳酸氢铵等肥料引起。在气温较高时,这些肥料容易产生大量氨气,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受氨气熏伤的作物,其下部叶片尖端会变黄,严重时全株可能呈现赤黄枯死的状态。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气体也可能引起类似的熏伤型肥害,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坏死斑点或整体枯黄。

烧种型肥害通常发生在施用种肥时。如果种肥用量过多,或者使用了过磷酸钙、碳酸氢铵、尿素等易挥发的肥料拌种,可能会导致种子被“烧伤”,造成缺苗。此外,在进行叶面施肥时,如果使用浓度过大,也可能造成叶片烧伤。

毒害型肥害主要由某些有毒肥料或肥料中的有害物质引起。例如,石灰氮是一种有毒肥料,施入土壤后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毒害农作物。此外,肥料中的缩二脲、游离酸、三氯乙醛和重金属元素等,如果含量控制不当,也可能引起肥害。

要预防肥害,关键在于科学合理施肥。首先,应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点和肥料效应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其次,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减少肥害的发生。再次,选择正确的施肥方法也很重要,如基肥深度以5-10厘米为宜,追肥时要与作物保持适当距离,并及时覆土。最后,叶面喷施肥料时,要注意控制浓度,一般微量元素的适宜浓度为0.01%-0.1%,大量元素为0.3%-1.5%。

通过观察作物症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肥害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发现作物出现萎蔫、叶片变色、生长停滞等症状,应立即检查施肥情况。对于轻度肥害,可以通过灌水来稀释土壤中的肥料浓度,缓解症状。对于严重肥害,可能需要采取补救措施,如重新播种或移栽健康植株。

总之,肥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肥害的表现形式和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才能有效预防肥害,确保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