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不需要提供户口本,有哪些好处?为何会有人大力反对?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民政部近日发布《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取消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中对户口簿的要求,并取消地域限制。这一政策变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取消户口簿要求的主要好处是显著提升了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有4.93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这意味着大量异地工作的年轻人在办理婚姻登记时,不再需要往返户籍地或邮寄户口簿,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例如,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四川人和一位青海人,如果要结婚登记,过去需要分别回家乡取户口簿,而现在只需携带身份证即可办理。

此外,这一政策变化进一步保障了婚姻自由。正如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授郝海波所言,身份证已经能够满足身份核验的需求,而户口簿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限制了婚姻自由。取消户口簿要求,使得成年人在符合法定婚龄的前提下,能够更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

然而,也有声音担心取消户口簿要求可能导致重婚、骗婚等问题。对此,民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已基本实现实时在线登记、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互通和婚姻登记数据及时汇聚。同时,民政部与公安部已专线联通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人口信息核验,有效防止重婚、骗婚等现象发生。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取消户口簿要求可能导致年轻人瞒着父母偷偷结婚。但按照中国法定婚龄规定,只有成年人才能登记结婚,成年人应当享有婚姻自由。子女结婚固然应该告知父母,但即使父母反对,成年子女也有结婚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修订草案还对“离婚冷静期”进行了具体规定。这一制度自2021年《民法典》生效以来就备受关注。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减少冲动离婚和轻率离婚,降低离婚率;反对者则担心这会增加离婚成本,提高婚姻不确定性。对此,民政部强调,离婚冷静期并不影响当事人的离婚自由权利,当事人既可以选择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诉讼离婚。

总的来说,取消户口簿要求是适应人口流动趋势、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必要之举。它不仅便利了广大民众,也体现了对婚姻自由的尊重。未来,相关部门还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婚姻登记程序,如引入个人征信报告和体检报告等,以增加婚姻关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婚姻登记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防止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办理婚姻登记的情况发生,也是值得考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