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穿越者?河南一块明朝石碑,上面刻有6字:扯淡,再不来了

发布时间:2024-09-01

Image

河南淇县一块明朝石碑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穿越者”存在的猜想。这块被称为“扯淡碑”的石碑,高178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碑座宽102厘米。原本位于北关八角楼西祖师庙内,后因修建农机公司被立在了农机公司院中。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才被“请”进了摘星台公园。

石碑之所以被称为“扯淡碑”,是因为碑首横刻“再不来了”四个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而“泰”字左右刻的“扯淡”二字特别明显。碑文内容共111个字,全文未提及墓主姓名,也未说明立碑时间,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碑文写道:“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蒙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这块石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文字风格和表达方式与明朝时期常见的碑文大相径庭,更像现代人的表达。例如,“扯淡”一词在古代并不常见,而“再也不来了”这样的表达更是现代口语。因此,有人猜测这可能是穿越者留下的痕迹。

事实上,历史上关于穿越的记载并不鲜见。西晋时期就有王质上山砍柴,观看两个小孩下棋后发现时间已过百年的故事。南朝后宋时期也有两个年轻人进山采药,与两位女子居住在山里,返回时发现已过千年的传说。这些故事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反映了古人对时间流逝和空间转换的想象。

然而,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扯淡碑”的解释却更为理性。他们认为,这块石碑的主人很可能是明朝末年的沐氏后人。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沐氏后人为躲避战乱来到淇县云蒙山隐居,并在此修炼学道。他原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恢复家族荣耀,但最终未能如愿,因此在去世前立下这块石碑,表达了内心的绝望和对世俗的厌倦。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些难以用常规解释的现象。例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在成为皇帝后推行了一系列超前的改革措施,如废除奴隶制、将盐铁等行业收归国有、建立贷款制度等。他还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亲自召见发明滑翔机的人并给予重赏,自己也发明了游标卡尺等工具。这些行为让一些人猜测王莽可能是穿越者。

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穿越时空目前仍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性,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其真实存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这为时间旅行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要实现这一点,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

总的来说,“扯淡碑”的发现确实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和时空的思考,但它更可能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情感的表达,而非真正的穿越证据。我们应该以开放但理性的态度看待这类现象,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时,也要尊重科学和历史事实。毕竟,历史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记录了过去,更在于它激发了我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