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品牌集合店:零售业的新宠儿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一种新兴的零售模式正在悄然崛起——品牌集合店。这种集合了多个品牌的零售空间,正在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新宠。
品牌集合店,也被称为“品牌概念店”,是指在一个统一名字的大门店内,汇集多个品牌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涵盖服装、鞋、包、首饰、手表等多个品种,不同风格及设计理念的各个品牌被同一店面“召集”在一起,融合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集合店。
与传统的百货店不同,品牌集合店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完全由店铺方操控,品牌方则以卖货、寄卖或被代理的形式和店铺方合作。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还能为购物中心带来差异化经营的优势。
品牌集合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延长顾客停留时间:由于其多样化的产品,品牌集合店能够有效提升货品的丰富度,延长顾客停留时间。一家集合店的平均客流通常为附近店铺的两倍。
提高坪效:采用集合店模式能够使店内每平方米的租金压力、人员成本减少,估计比单品牌店下降15%,但是销售额却能增加很多。
一站式购物体验:消费者可以在一个地方购齐所需商品,满足不同年龄层对品牌的需求,省去四处采购的时间和精力。
聚客力强:在单品牌店“聚客力”逐渐减弱的时候,品牌集合店通过集合多个品牌,在同样面积上体现更多品牌和货品,使得其“聚客力”不可小觑。
尽管品牌集合店在欧美国家早已占据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在中国,这一模式才刚刚起步。作为未来商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品牌集合店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买手制发展滞后:品牌集合店的实质是买手制的普及,而买手制在国内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专业的买手人才,使得集合店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市场竞争环境不充分:本土百货和购物中心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缺乏深度剖析市场细分需求的能力。这种简单的竞争方式难以支撑品牌集合店的良性发展。
消费者品牌认知度有限:真正有消费档次的消费者不多,对于品牌认知度非常有限,且消费层次参差不齐。这导致一些集合店在国内的运营并不那么顺利。
尽管面临挑战,但仍有一些品牌集合店在中国取得了成功:
连卡佛: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专门店,连卡佛面向大中华地区销售品类繁多的设计师品牌,包括女装、男装、鞋类及配饰、内衣、珠宝、化妆品以及家居时尚用品,彰显独特品味。
I.T:I.T旗下既有自己的品牌,也有从世界各地网罗来的代理品牌。其每家店都是选择复合式的品牌旗舰店模式,成功吸引了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丝芙兰:作为“全球化妆品零售权威”,丝芙兰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其在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购物体验和丰富的产品选择。
尽管面临挑战,但品牌集合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品牌集合店可能会占据购物中心40%左右的比例,与专卖店和配套服务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为了更好地发展,品牌集合店需要在品牌组合、产品组合以及渠道组合上做出更精准的匹配和陈列。同时,购物中心经营方也应该与国内的买手们深入合作,帮助他们发展壮大,逐步培养国内消费者对于这些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总的来说,品牌集合店作为一种新兴的零售模式,正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尽管面临挑战,但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不断创新,品牌集合店必将在未来的零售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