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系列科普 ︳O 型血真的是"万能血"吗?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O型血被称为“万能血”,这一说法广为人知。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事实上,O型血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

O型血之所以被称为“万能血”,主要是因为其红细胞表面不含A型或B型抗原。这意味着O型红细胞在输血时不容易引起其他血型接受者的免疫反应,可以与大多数其他血型兼容。这一特性使得O型血特别适合在紧急情况下用于输血,尤其是在无法及时确定受血者血型的情况下。

然而,O型血并非真正的“万能血”。虽然O型红细胞可以广泛使用,但O型血的血浆却不是万能的。O型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抗体,这些抗体会攻击含有A型或B型抗原的红细胞。因此,在输注血浆时,仍然需要匹配受血者的血型,以免引起免疫反应和并发症。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血型转换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22年,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成功地将三位已故捐赠者的肾脏血型转变为O型。这项研究利用了一种称为“规范温度灌注机器”的设备,通过将含有特定酶的血液灌注到捐赠肾脏中,去除肾脏血管内壁的血型标志物,使这些肾脏转变为可以普遍接受的O型血。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有望减少等待肾移植的患者的等待时间并增加移植的成功率。

此外,丹麦技术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微生物学》上发表的论文中报告了一项重要发现。他们在肠道内定植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中找到了一组酶,这些酶能够转化人类红细胞中的已知和此前未知的抗原,将血液转化为O型血。这一发现为增加普遍相容血液的供应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望缓解血液短缺的问题。

尽管这些技术为血液供应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它们距离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供应临床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血液供应仍然主要依赖于无偿献血和定期献血。定期献血不仅能满足急需血液的需求,还能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分配,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O型血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紧急输血情况下。但我们需要认识到,O型血并非真正的“万能血”。科学认识血型,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才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血型转换技术的发展,这可能会为未来的血液供应带来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