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公式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1956年,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约翰·凯利提出了一套用于通信线路噪声管理的理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理论后来被应用于赌博和投资领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投资决策工具——凯利公式。

凯利公式的核心思想是:在每次下注时,投资者应该根据赢的概率(p)和赔率(b,即净收益率,不包括本金的赔率)来决定下注的资金比例。具体来说,公式为:f* = (bp - q) / b,其中f*是应该下注的资金比例,q是失去赌注的概率,即(1-p)。

这个公式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方法来平衡风险和收益。以一个简单的抛硬币赌局为例,假设每次押注额是100元,正面赢300元,反面亏100元。在这种情况下,胜率p为0.5,败率q为0.5,净赔率b为2。代入公式计算,得到最佳下注比例f*为25%。

这意味着,为了最大化长期收益,投资者每次应该下注总资金的25%。这个比例既不过于激进,也不过于保守,恰好平衡了风险和收益。正如一位投资专家所言:“从数学理论的角度看凯利公式就是这么牛逼哄哄!”

然而,凯利公式并非万能。它的一个重要局限性在于,它假设投资者能够准确估计胜率和赔率,而在现实世界中,这往往是不可能的。正如巴菲特对凯利公式的优化版本所示,x=2*p-1,其中x是投入的资金百分比,p是成功的概率。这个简化版公式更强调了胜率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巴菲特对风险控制的重视。

尽管如此,凯利公式仍然为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框架。它教会我们,在投资时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复利增长,而不是被短期的得失所迷惑。正如一位投资大师所言:“不要孤立地看待此生的某一个角落,也不要用某一个时刻为此生定性。”

凯利公式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无论是在投资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永远给自己留一手牌。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更是为了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前进的动力和希望。正如三个故事所揭示的:在沙漠中迷路的人如果意识到钢笔里的墨水,可能就能坚持到获救;遭遇挫折的富豪因为在香港的一处写字楼,有机会重新开始;犹太人储备的珠宝使他们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仍有生存的可能。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要确保自己保有下一步行动的能力。在投资中,这意味着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应对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在生活中,则可能意味着保持身心健康,持续学习和进步,以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能力应对。

总的来说,凯利公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投资决策的有力工具。它不仅是一个数学公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平衡,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最佳的下注比例,同时永远给自己留一手牌,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如凯利公式所揭示的,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长期中最大化我们的收益,而不是在短期内追求过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