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标志性建筑,已有400年历史,如今却是古今建筑融合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昆明市中心,金碧路与三市街交汇处,两座巍峨的牌坊矗立于此,东为金马坊,西为碧鸡坊。这便是昆明的标志性建筑—— 金马碧鸡坊,已有近400年历史 ,如今却成为了古今建筑融合的典范。

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初建时高12米、宽18米,3开间,东西对称。其设计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据传, 每逢秋分时节的酉年中秋,当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到来时,太阳西落而月亮东升,两坊的倒影会在地面上相交,形成“金碧交辉”的奇观。 这一现象60年才出现一次,成为了“昆明八景”之一,载入史册。

然而,金马碧鸡坊的命运多舛。明朝末年,它毁于战火;清康熙年间得以重建,但到了咸丰七年(1857年)再次被焚毁。清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发动昆明各界捐款,再次重建金马碧鸡坊。但这次重建未能严格按原样施工,导致1897年“金碧交辉”的奇观未能再现。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金马碧鸡坊被当作“四旧”彻底拆除。 直到1997年,昆明市政府决定在扩宽、改造金碧路的同时,重建金马碧鸡坊,以恢复作为昆明形象的文物古迹,满足人民大众的期盼。1998年,金马碧鸡坊复建工程开工,1999年竣工。

重建后的金马碧鸡坊,虽然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在细节上融入了现代元素。 高12米、宽18米的规模不变,但内部结构更加坚固,能够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如今已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金马碧鸡坊就像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静静地矗立在现代化的城市中。

金马碧鸡坊的重建,不仅恢复了一座历史建筑,更重塑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它成为了昆明人记住乡愁的地标,是昆明城市形象最独特的建筑。同时,它也成为了古今建筑融合的典范,展示了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融入现代城市的发展。

金马碧鸡坊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从传统的木结构牌坊,到如今钢筋混凝土的复制品,它见证了昆明从边陲小城到现代化大都市的蜕变。而“金碧交辉”的传说,虽然在现代城市中已难再现,但它所代表的古人对天文、数学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敬仰和传承。

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金马碧鸡坊的存在提醒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要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昆明的骄傲,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