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被称为“五羊城”,源于一个神话传说,今天那五只羊还在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广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别称 - “羊城”。这个别称源于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而今天,这个传说中的五只羊,依然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这座城市。

五羊传说最早见于晋代裴渊的《广州记》。据记载,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位仙人,各骑一色仙羊,手持一茎六出的稻穗,降临楚庭。他们将稻穗赠予广州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随后腾空而去,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人间。这个美丽的传说不仅解释了广州为何被称为“羊城”,更成为这座城市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羊传说不断丰富和发展。唐代开始,广州就有了“五羊城”、“羊城”、“穗城”等别称。宋代,广州城隍庙开始祭祀五羊,五羊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到了明代,五羊传说基本定型,并被赋予了更多文化内涵。

1959年,为了给广州打造一个像纽约自由女神像那样的城市标志,广州人民美术社(现广州雕塑院的前身)接受了创作五羊石像的任务。在时任广州市长朱光的指导下,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三位艺术家开始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作。

他们以五羊传说为蓝本,经过精心设计和一年多的雕刻,最终在越秀公园的木壳岗上矗立起这座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的花岗岩雕塑。主羊昂首远眺,口中衔穗,四只小羊环绕周围,或戏耍或吃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座雕塑不仅展现了羊化为石、赠穗于民的传说,更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术美感。

自落成之日起,五羊石像就成为了广州的城标。它不仅是游客必访的景点,更是广州人情感的寄托。1999年,五羊石像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又晋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足见其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五羊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广州的城市生活。从《羊城古钞》、《羊城古今》这样的书籍,到《羊城晚报》这样的媒体,再到“羊城八景”这样的旅游名片,五羊元素无处不在。甚至连广州地铁的标志都融入了羊角的元素,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五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然而,五羊传说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历史学者岑仲勉在1948年提出,五羊传说可能是一则史前拓殖神话。他认为,传说中的“仙人”可能代表了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中原先民,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开启了岭南地区文明发展的新篇章。这一观点为五羊传说增添了更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今天,当我们站在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前,仿佛能看到两千多年前那五位仙人骑羊而来的场景。这个美丽的传说不仅塑造了广州的城市形象,更凝聚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 - 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生生不息。五羊,作为广州的文化符号,将继续见证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守护着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