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优化出行方式:中心区以地铁为主,外围区公交地铁接驳

发布时间:2024-09-01

Image

Image

广州正在积极推进交通出行方式的优化调整,旨在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强非机动车交通管理,为市民提供更经济多样的出行选择。这一举措不仅关乎市民的日常出行体验,更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环。

地铁建设是广州优化出行方式的核心。根据广州地铁公布的最新进展,2024年有望开通5条新线路,包括三号线东延段、十号线、十一号线、十二号线和十三号线二期。其中,三号线东延段和十一号线的土建工程进度已分别达到98%和96%,有望在年内完工。这些新线路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广州的地铁网络,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与此同时,广州公交也在积极调整。从9月1日起,广州公交将简化票价层级,由原有的五个层级简化为两个层级,即2元和3元。这一调整将使长距离公交线路的费用减少,预计每月可为部分长距离通勤乘客节省数十元。此外,广州还在探索试点“准点公交”和“响应式公交”等新模式,以提升公交服务品质。

地铁和公交的融合发展是广州优化出行方式的重要方向。广州计划结合地铁新线开通,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加强公交与地铁在“空间+时间”的接驳。例如,对具备条件的站点实行“零距离”接驳,公交营运服务时间晚于地铁末班车15分钟后收车。同时,广州还将加大对地铁覆盖不足的外围区域的公交服务覆盖,通过合理安排发班班次和大力发展社区公交,满足市民短距离出行需求。

这些优化措施预计将对市民出行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更完善的地铁网络和更便捷的公交服务将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票价的调整和新服务模式的推出也将降低市民的出行成本,提升出行体验。以增城区的小何为例,他每天乘坐214路公交到天河区上班,线路长度为36.5公里。根据新方案,他的单程票价将从原来的4元降至3元,每月可节省44元。

广州优化出行方式的举措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需求的重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通过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广州正在朝着建设更加宜居、绿色、高效的城市目标迈进。这不仅将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将为广州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