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海航集团的破产重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资本重组。2021年10月,海航集团及相关企业破产重整案的各重整计划(草案)全部获得表决通过,标志着这场涉及2万亿债权申报、1.1万亿确认债权的重整案进入尾声。然而,重整完成后,海航航空和海南机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错综复杂。
海航航空和海南机场曾是海航集团旗下的两大核心企业,如同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关系。但在破产重整后,航空业务被卖给了辽宁方大集团,机场业务则由海南国资接手。这种所有权的变更,使得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纷争最激烈的是海南天羽飞行训练有限公司的归属问题。2020年6月,海航控股以7.49亿元的价格将天羽飞训卖给了海航基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为海南机场旗下公司)。然而,股权虽然转让了,控制权却没有交接。今年3月,海南机场突然更换了天羽飞训的管理团队,并在4月登报声明公章遗失,引发双方激烈争执。更戏剧性的是,方大集团某管理人员实名举报天羽飞训的审计单位违规,将双方争端公开化。
另一个引发关注的是海航大厦的归属问题。作为海航航空的总部所在地,海航大厦的产权并不在航空板块名下,而是主要由机场板块持有。这导致海航航空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搬离海航大厦,引发外界对海航航空“去海南化”的担忧。最终,双方通过共同增资的方式,将海航大厦的控制权转移给了海航航空。
相比之下,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的归属问题解决得较为迅速。该校在破产重整后并未归属航空板块,而是归机场板块所有。今年3月,海南机场旗下的海南睿航全球教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及两项建筑物转让项目开标,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7.9亿元的价格竞得,使得三亚航院重新回到了航空板块的怀抱。
这些纷争不仅影响了两家公司的正常运营,也引发了外界对海南营商环境的担忧。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海航航空和海南机场的稳定发展对海南至关重要。海南机场2023年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67.62亿元,归母净利润9.53亿元,成为我国股市上赚钱最多的机场企业。海航控股也实现了3.1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双双走出破产阴霾。
展望未来,海航航空和海南机场都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海航航空作为国内第四大航空集团,应该继续发挥其在航空运输领域的优势,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海南机场则需要聚焦机场及免税商业两大核心业务,打造海南最大的高档商业和免税商业集群。
对于两家公司而言,合作远比对抗更有意义。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主力军,海航航空和海南机场应该携手共进,共同推动海南航空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唇齿相依,合作才能共赢”的局面,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