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植诚驾机起义归来,F-5F本是双座战斗机,那后座飞行员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1981年8月8日,台湾空军少校黄植诚驾驶一架F-5F战斗机,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径直飞向海峡对岸的福州机场。这架双座战斗机的后座飞行员许秋麟,在飞行途中被黄植诚送回台湾。黄植诚的这一举动,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在两岸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黄植诚出身于台湾的“空军世家”,父亲和二哥都是国民党空军成员。然而,这位台湾土生土长的飞行员,内心却始终怀揣着对祖国大陆的向往。据黄植诚回忆,他从小就想知道家乡的水是什么味道,家乡的风吹拂过脸庞是什么感觉。这种根深蒂固的乡愁,最终促使他做出了驾机起义的决定。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黄植诚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秘密准备。他精心选择了起飞时间和航线,计算了油量和航程,甚至考虑了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起义当天,黄植诚以考核飞行的名义,带着许秋麟一同起飞。当飞机接近海峡中线时,黄植诚命令许秋麟关闭后座的暗舱罩,理由是要考核他的暗舱飞行技术。随后,黄植诚亲自操纵飞机,径直向大陆飞去。

当飞机接近大陆海岸线时,许秋麟从仪表上察觉到了异常,打开暗舱罩后发现已经接近大陆。面对惊慌失措的许秋麟,黄植诚决定尊重他的选择,将他送回台湾。在油量有限的情况下,黄植诚驾机返回外海,将许秋麟送到马祖岛附近的东引岛,让他弹射跳伞。随后,黄植诚再次起飞,独自驾驶F-5F战斗机降落在福州机场。

黄植诚的这一举动,在台湾引起了巨大震动。台湾当局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甚至导致了国防部长高魁元的辞职。而在大陆,黄植诚受到了热烈欢迎。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亲自接见了他,并称赞他的行为“带来了很好的影响”。黄植诚也因此获得了65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奖金。

黄植诚带回的F-5F战斗机,对大陆空军具有重要意义。这架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不仅为大陆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资料,还促使大陆空军重新审视自身的装备水平和训练体系。据称,大陆空军随后用歼-7战斗机与F-5F进行了多次模拟对抗,发现F-5F在中低空的空战胜率更高。这一发现促使大陆加快了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黄植诚本人在起义后也迎来了新的人生。他先后担任了解放军空军航空学校副校长、空军军校部副部长等职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空军人才。他还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了“两岸飞行学校”,致力于促进两岸青年的交流。

黄植诚的驾机起义事件,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勇气和爱国情怀,也折射出两岸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一次政治宣示;既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两岸尚未实现统一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或许能为我们思考未来的两岸关系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