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成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这里!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都江堰与青城山,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成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更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仍发挥着巨大作用,青城山则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两者共同构成了成都独特的文化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杰出代表。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根据当地地理特点,巧妙利用岷江出山口的特殊地形,修建了这座无坝引水工程。《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这一工程充分利用了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通过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实现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的综合效益。正如李先逵教授所言:“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和统一。”

青城山道教文化则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群“取材于自然”,用藤、棕、竹等天然材料搭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美学价值”。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成都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

这种古老的智慧在现代成都的城市规划中仍有体现。成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建设了众多城市公园和绿地,形成了“公园城市”的独特发展模式。这种理念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体现了成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天人合一”思想不仅影响了成都的城市规划,也塑造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成都人崇尚“慢生活”,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生活态度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诠释。从古至今,成都人始终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追求已成为成都文化的核心。

都江堰与青城山,一个代表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一个承载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髓,共同构成了成都“天人合一”的文化底色。这种古老而常新的思想,不仅塑造了成都的城市风貌,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生态挑战的背景下,“天人合一”的智慧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新的启示,帮助人类重新思考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