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聚丙烯(P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塑性塑料,具有密度低、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好等优点。然而,PP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为了改善这一缺陷,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增韧PP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
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PE)是目前研究最多、增韧效果最明显的PP改性剂之一。常用的弹性体包括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聚烯烃弹性体(POE)等。
以POE为例,它与PP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够显著提高PP的冲击强度。研究表明,当POE含量为10%时,PP/PO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可提高约3倍。然而,过量添加弹性体会导致材料刚性和热变形温度下降,因此需要权衡增韧效果和其它性能。
除了弹性体,其他塑料也可以作为PP的增韧改性剂。常用的塑料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酰胺(PA)等。例如,PP/HDPE共混物不仅提高了冲击强度,还保持了良好的刚性和加工性能。
然而,由于PP与其他塑料的相容性较差,通常需要添加相容剂来改善共混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但增韧效果可能不如弹性体显著。
无机刚性粒子,如碳酸钙(CaCO3)、硫酸钡(BaSO4)和滑石粉等,也可以用于增韧PP。这些粒子通过在基体中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引发基体屈服,从而吸收能量,达到增韧效果。
例如,PP/CaCO3复合材料在CaCO3含量为30%时,冲击强度可提高约50%。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刚度和热变形温度。但过量添加可能会影响材料的透明度和加工性能。
为了平衡增韧效果和其它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三元共混体系,如PP/弹性体/无机粒子。这种体系结合了弹性体和无机粒子的优点,既能显著提高冲击强度,又能保持良好的刚性和热性能。
例如,PP/POE/CaCO3三元共混物在POE含量为10%、CaCO3含量为30%时,冲击强度可提高约4倍,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刚度和热变形温度。这种方法为PP的综合性能提升开辟了新的途径。
随着技术的进步,PP的增韧改性方法也在不断发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通过化学改性(如接枝改性)、纳米材料改性等方式来提高PP的韧性。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PP的增韧改性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为PP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