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美国纪念区“魔鬼塔”是被黄帝的孙子颛顼斩断的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在美国怀俄明州东北部的平原上,矗立着一座令人惊叹的巨型圆柱体岩石——魔鬼塔。这座高达264米的庞然大物,基座直径305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顶端直径84米。在晴朗的日子里,人们可以从160公里外看到它。1906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这里为美国第一个国家纪念区。

然而,这座地质奇观不仅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也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在中国古代典籍《山海经》中,就有记载称魔鬼塔是被黄帝的孙子颛顼斩断的。这一说法虽然缺乏科学依据,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审视科学与神话、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

现代地质学认为,魔鬼塔的形成可以追溯到5000万年前。当时,地心的岩浆上涌到地表,但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喷发出去,冷却后形成了坚硬的火成岩。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吹雨打和地层变动,周围柔软的沉积岩被侵蚀掉,只留下了这个坚硬的火山颈。岩浆冷却时留下的裂缝,形成了许多六角形的小石柱。水分渗入柱体之间的空隙,随着温度变化膨胀收缩,使一些柱体从主体上崩落,散布于塔基周围,形成了岩屑斜坡。

相比之下,《山海经》中的记载则充满了神秘色彩。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上古时期在一个地方有九座帝王们祭祀用的高台,这里有一棵通天神树,高有一百座山那么高,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茎蔓,主干上有九个弯曲,地面上的根基有九条根脉。它叫做建木,曾经的伏羲、黄帝都是从这里过来的。到了颛顼帝的时代,他命令孙子重和黎切断了天地之间的通道,从此人神永别。

这两种解释,一种基于科学事实,一种源于神话传说,看似截然不同,却又奇妙地呼应着。它们都试图解释这个奇特地貌的由来,都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科学解释让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演化过程,而神话传说则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内涵,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

事实上,古代中国神话对后世认知地理奇观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自然景观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和象征意义,成为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黄山的“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等景点,都是人们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将自然景观人格化、神话化的倾向,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

魔鬼塔的例子告诉我们,科学与神话并非对立,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科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规律,而神话则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又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跨文化、跨时空的联系为我们理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世界是多元的,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从中汲取智慧,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魔鬼塔,这个矗立在美洲大陆上的地质奇观,不仅是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更是一个连接古今、沟通中西的文化符号。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科学探索中,还是在文化传承中,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正是这种探索未知的精神,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