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华文化,却融合自身并发挥到极致,看越南服饰如何惊艳世界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越南的国服奥黛,乍看之下与中国的旗袍颇为相似,但细究其发展历程,却是一部融合中越文化、历经本土化创新的精彩篇章。

奥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越南顺化广南国。当时,受中国明代服饰风格的影响,越南人开始穿着类似汉服的长袍和裤子。到了19世纪,奥黛演变成了五身贵族长袍,其形制与明朝流行的长袄襦裙颇为相似。正如越南流传下来的老画像所示,这一时期的奥黛确实带有浓厚的中国服饰元素。

然而,奥黛并未止步于此。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巴黎时装的启发下,越南艺术家阮吉祥等人对五身长袍进行了重新设计。他们加入了贴身且紧凑的褶裥,利用缝褶和内收的腰部来贴合身体曲线,奠定了现代奥黛的基础。这一时期,奥黛开始融合西方服饰的元素,如肩膀打折、圆型低领、马甲剪裁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奥黛在越南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50年代,西贡设计师进一步收紧奥黛,创造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款式。然而,在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奥黛一度被视为“腐朽的”西贡文化的象征而遭到谴责。直到80年代末,随着越南经济的开放,奥黛才重新焕发生机,并逐渐成为越南女性在婚礼、新年庆祝等正式场合的首选服饰。

值得一提的是,奥黛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实用性。与旗袍相比,奥黛可以搭配下装,开叉可以延伸到腰部,既展现了女性的曲线美,又不会造成走光的困扰。这种设计使得奥黛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实用,这也是它能够在越南社会中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

在国际舞台上,奥黛也逐渐获得了认可。1995年,越南佳丽Truong Quynh Mai穿着一袭蓝白相间的锦缎奥黛,在东京的世界小姐选美中赢得最佳民族服饰奖,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奥黛的关注。此后,奥黛开始频繁出现在国际时装秀和影视作品中,如普拉达的SS08系列和乔治·阿玛尼系列都从中汲取了灵感。

奥黛的发展历程,正是越南文化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融合本土特色和西方元素,最终形成独特民族风格的缩影。它不仅是一件服饰,更是越南民族精神的象征。正如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Nhi T. Lieu所言:“从象征意义上看,奥黛唤起乡土性别形象所带来的怀旧和永恒,为侨居海外的越南人渴望。”

今天,奥黛已经成为越南文化的重要符号,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它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和适应现代社会,从而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