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画壁画?以洪洞水神庙为例细讲

发布时间:2024-09-19

洪洞水神庙又名“明应王殿”,坐落在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约17公里的霍泉源头处,是为祭祀霍泉神——明应王李冰而建的庙宇。
其主殿明应王殿四壁上画有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精美壁画。
据题记载,这些壁画创作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由洪洞、赵城一带的“绘画待诏”:东安村赵国祥、周村商君锡和南祥村景彦政等人绘成。
洪洞水神庙壁画技法苍劲有力,设色浑厚典雅,内容丰富多彩。
壁画包括著名的戏剧壁画“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表现水府诸神的祈雨图及降雨图,宮廷氛围浓厚的司宝图、尚食图,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庭院梳妆图、渔翁售鱼图等。
这些画作还展示了园林、村舍、街市及各种人物、民俗,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戏曲、体育、娱乐、建筑等多个方面,是一组内容丰富的元代壁画精品,突显了元代山西地区的绘画艺术成就。
它们为研究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和社会、宗教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同时,洪洞水神庙壁画艺术是在传统艺术基础上,通过长期探索和演变继承发展起来的,元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壁画艺术提供了更多材质、工具和表现内容。
因此,本文以洪洞水神庙壁画的材料工艺和绘制技法为研究对象,展示其技术内涵,从一个侧面反映元代山西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理解元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

一、洪洞水神庙元代壁画的绘制技法

洪洞水神庙壁画各种造型真实、生动,画工们利用绘制技术将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古建筑、宫廷人物、民俗风情以及人物服饰、表情动作等内容呈现在画面中,表现得活灵活现,极富艺术魅力。
因此,水神庙壁画不仅是一座艺术宝库,也是反映中国古代绘图技术成就的殿堂。

(一)透视法在水神庙壁画中的应用

透视(perspective)是一种通过透明平面观看物体形状的研究方法。
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则称为“远近法”。
元代画工将这种按比例表达物体尺寸和形状的绘画理论应用到水神庙壁画中,使画面内容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
例如,在《祈雨图》中,画面最下方的地方官吏手持奏折跪在台阶下,台阶的描绘按照近大远小的透视理论,展示了空间延伸的感觉。

(二)水神庙壁画蕴涵的光学原理

壁画色彩称为装饰色彩,基于色彩学的光学原理 ,但强调色彩的心理学意义,即色彩对人的影响。
洪洞水神庙壁画主要以暖色调为主,画面中的朱砂、朱膘、石黄、土朱等暖色能够刺激人的心理反应,激发主观感受。
此外,壁画中还使用石青、石绿等色冷暖对比,使画面显得丰富和谐,形成了水神庙壁画明艳富丽的特点。

二、洪洞水神庙元代壁画的材料和工艺

洪洞水神庙元代壁画受其材料和工艺影响,而这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壁画艺术提供了更多材质和表现内容,使这一时期的壁画艺术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一) 洪洞水神庙壁画的壁质材料

洪洞水神庙殿堂墙壁下部分用青砖砌筑高约1米左右的坎墙,再加上殿身下部设有高出地面的台基,有效防止潮气侵入,保持墙体通风干燥,防止壁画受潮变质。
用于绘制壁画的墙体是用土坯或未烧制的砖坯砌筑,这些材料可以吸收或释放因气温变化产生的热气。

据《营造法式》卷十三“泥作制度·画壁”载:“造画壁之制,先以粗泥搭络毕,候稍干,再以泥横被竹篾一重,以泥盖平。
又候稍干,钉麻华以泥分披令匀,又用中泥细衬,泥上施沙泥,后水脉定收压十遍,令泥面光泽”。

洪洞水神庙用于绘制壁画的墙面材料以粗泥中加入麦秸、麦糠而成,墙体构造与《营造法式》卷十三“泥作制度·画壁”的规定基本一致。
这种做法即《营造法式》中规定的方法的实物见证。

画壁是壁画所依附的壁面 ,虽然观赏壁画时并不关心画壁的结构,但画壁的结构质量对壁画影响巨大,洪洞水神庙壁画能保存至今,与当时科学合理的壁质构造密切相关。

(二)洪洞水神庙壁画的制作工艺

据《营造法式》卷十四“彩画制度·衬地之法”载:“凡斗栱梁柱及画壁,皆先以胶水遍刷,贴真金地,候胶干,刷白铅粉,候干,又刷凡五遍。
次又刷土朱铅粉,亦五遍。
五彩地候胶水干,先以白土遍刷,候干,又以铅粉刷之。”

结合《营造法式》和对洪洞水神庙壁画构造分析,可以推测其制壁工艺程序。
从粗泥中加入麦秸、麦糠、麻筋,再加细砂涂抹,直至最后涂刷掺有胶质的“闻喜白土”水,使壁面洁白平整后作画。
这种工艺既利于壁画制作,也便于壁画色彩保存,自成体系,直至清代仍未大变,是山西古代独创且自成体系的寺观壁画技艺。

三、结语

壁画是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形象,具有高、宽两个向度,但没有深度。
如何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空间感的图像,使人感受到真实的立体和空间,这是洪洞水神庙壁画创作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法的动机。
而绘画技法和材料工艺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山西壁画史也可以说是材料工艺史。
对特殊艺术效果的不懈追求也是技术工艺发明的直接动力。

可见,艺术与科学技术不可分割,壁画艺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反映了当时的科技进步。
洪洞水神庙元代壁画依据当时的技术水平,运用到绘制和制作中,不仅客观再现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也反映了元代山西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为我们认识元代绘画、建筑、科技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说明了科技发展对壁画艺术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