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在新疆和田市东侧约4公里处,一条源自昆仑山脉的河流蜿蜒而过。这条名为玉龙喀什河的河流,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一条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生态价值的生命之河。
玉龙喀什河,古称白玉河,全长513公里,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冰川,流经洛浦县,在阔什塔什与喀拉喀什河汇流成和田河。这条河流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就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
玉石文化在这条河流两岸生根发芽,绵延千年。《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白玉河流向东南,(白玉河,玉龙喀什河)……其地有名望野者,河水多聚玉,其后以女人赤身没水而取者,之阴气相招,则玉留不逝,易于捞取……”这段文字不仅描述了古代采玉的方式,更赋予了玉龙喀什河一种神秘的色彩。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玉龙喀什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随着玉石市场的繁荣,玉石开采活动愈发频繁。据观察,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四五千人在这条玉河上采挖玉石,最多时可达两万人。重型挖掘机、铁锹、十字镐这些工业时代的坚硬之物,正深深掘进它曾经健康的肌体,违背它原来的意义。
这种过度开采不仅导致了和田籽料资源的严重匮乏,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采玉人在玉龙喀什河道两旁滥挖沟壕,破坏了原先的生态植被,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河道的沙漠化,影响到河道的安全引洪。一位当地居民感叹道:“和田是有名的黄风县”,一刮起风来遮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
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目前,玉龙喀什河已经禁止使用机械设备挖掘,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游客可以参观游览,偶尔尝试捡拾乐趣,但长期从事挖玉活动是不被允许的。这种做法既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尽管如此,玉龙喀什河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它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一个了解和田玉石文化的重要窗口。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采玉的乐趣,感受玉石文化的魅力。同时,玉龙喀什河周边的自然风光也是一大亮点,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展望未来,如何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寻求平衡,将是玉龙喀什河面临的重要课题。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古人“阴人招玉”的智慧,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玉石之美,不应仅仅体现在其经济价值上,更应该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生态价值上。
玉龙喀什河,这条孕育了无数美玉的生命之河,正在经历着一场蜕变。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它能够以一种更加和谐、可持续的方式,继续滋养着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