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认知天性》一书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四种关键的练习方法,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还能克服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认知天性》强调, 反复阅读和划重点并不能带来长期记忆 。相反, 我们应该采用自我检测或检索练习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在获取答案之前先尝试回忆所学内容。虽然这可能会带来挫败感,但正是这种努力检索的过程加深了我们的记忆。
例如,使用抽认卡时,不要急于移除已经正确回答的卡片,而是要不断打乱顺序进行复习。这种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能强化长期记忆。正如书中所说:“推迟的后续检索练习比立即练习更能强化记忆,因为延迟后再检索需要更大力气。”
传统的学习方法往往将知识模块化,逐个击破。然而,《认知天性》提倡交叉练习,即混合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方式,能提高我们辨别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固执地、反复地练习某个题目或某项技能,就要改变这种做法,加入其他的科目、技能,持续不断地考验自己辨别问题类型的能力。”这种方法虽然会消耗更多脑力,但能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具适应性。
生成练习要求我们在获取答案之前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或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例如,在阅读新资料时,我们可以先尝试解释核心概念并将其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然后再阅读资料验证自己的理解。这种方法比被动接受知识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认知天性》强调,学习不应该止步于获取知识,还应该包括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我们应该定期回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改进学习策略。
书中建议:“花几分钟复习最近学过的课程或取得的经验,然后自问: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你想起了其他什么知识或经验?想掌握得更好,需要学什么?为了下次做得更好,要采用哪些策略?”
通过这四种练习方法,我们可以克服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提高学习效果。《认知天性》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不是轻松的,而是需要努力和挑战的。通过这些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