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州故事丨贵州的第一辆车、第一条公路

发布时间:2024-09-19

贵州,这片被誉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曾因地形复杂而交通闭塞。然而,正是在这片看似不利的自然条件下,贵州人民书写了一段段令人惊叹的交通发展史。

1926年,贵州迎来了它的第一辆汽车。时任贵州省主席的周西成,为了改变贵州落后的交通状况,特地从香港购买了一辆汽车。然而,这辆汽车的运输过程却充满了艰辛。由于贵州当时几乎没有公路,汽车只能通过水路运送到贵州境内。途中,汽车甚至因为船只倾覆而沉入水底,经过打捞后才得以继续前行。

当这辆汽车终于抵达贵阳时,它吸引了无数好奇的民众前来围观。然而,由于电路故障,汽车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迟迟无法发动。幸运的是,人群中有一位电厂的技术人员,他帮助排除了故障,让这辆汽车终于在贵州的土地上奔驰起来。这一幕,象征着贵州交通发展的新篇章就此开启。

贵州的第一条公路,是1986年开工建设的贵黄高等级公路。这条全长137公里的公路,连接了省会贵阳与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贵州高速公路建设的正式起步。在此之前,贵州的交通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甚至在民国时期,省内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公路。

从第一辆汽车到第一条高速公路,贵州的交通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贵州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网络,通车里程突破8700公里,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位居国内前列。贵州不仅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还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

贵州的交通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深刻地影响了全省的经济发展格局。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贵州的桥梁建设更是享誉全球,世界高桥前100名中近一半位于贵州,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

从“地无三里平”到“万桥飞架”,贵州的交通发展史是一部克服自然条件限制、勇于创新的奋斗史。它不仅改变了贵州的地理面貌,更重塑了贵州的发展格局,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贵州交通的巨变,正是中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