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春日里,田野间,一种不起眼的野菜正悄然绽放。它就是 白蒿,又名茵陈、白蒿子 ,是春季不可错过的药食两用佳品。
白蒿多生长在乡下农村的路边或山坡草丛中 ,其茎叶稚嫩并覆盖一层毛茸茸的白毛,因此得名“白蒿”。这种植物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白蒿没有其他野菜的苦味,味道清香鲜美,是春季难得的时令野菜。
在农村,每年春季白蒿长势旺盛的时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都会到地里寻找白蒿。正如俗语所说:“二月茵陈三月蒿,过了五月当柴烧”,农历二月正是采摘白蒿的最佳时节。此时的白蒿鲜嫩可口,过了这个季节就会变老,只能当柴火烧了。
白蒿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 ,除了常见的白蒿麦饭外,还可以做成白蒿馅的饺子和菜团子,或者蒸白蒿蘸调料汁食用。其中,煮白蒿水是一种简单又养人的做法。只需将白蒿清理干净后焯水,然后与红枣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文火煮15分钟即可。待晾至温热饮用,既美味又养生。
对于喜爱白蒿的人来说,如何储存这种时令野菜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将白蒿清理干净后焯水,捞出过凉,攥干水分后自然冷却。 然后把白蒿攥成大小均匀的菜团子,用保鲜膜包裹严实,分装入保鲜袋中,放入冰箱冷冻保存。这样就可以在白蒿季节过后,依然能品尝到这种春季的美味。
除了食用价值,白蒿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本经》记载, 白蒿可以“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 。现代研究也发现,白蒿中的某些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不过,这些药用价值更多是传统医学的记载,现代医学尚未有充分证据支持。
白蒿作为一种传统食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在春季采摘白蒿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正如《诗经》中所言:“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这句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在水边采摘白蒿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野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像白蒿这样的春季野菜,仍然在一些地方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提醒着我们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妨走进田野,寻找一株株白蒿,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无论是将其做成美味佳肴,还是简单煮水饮用,都是对这个季节最好的致敬。记住,白蒿的食用时间很短,趁着春季,抓紧时间品尝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