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硫酸铝可以生产食品级硫酸铝铵。 食品级硫酸铝铵是硫酸铝的深加工产品 ,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作膨松剂、腌制剂)、饮用水净化、医药等。近年来,食品级硫酸铝铵在发酵粉行业应用颇多。
硫酸铝铵的制备方法多样,包括重结晶法、利用乙磷铝废液生产、铝土矿酸解合成法和氢氧化铝中和法等。 其中,重结晶法是一种常见的食品级硫酸铝铵制备方式。该方法通过硫酸铝溶液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和干燥制得产品。具体步骤包括反应及结晶、二次结晶、三次结晶和重结晶等过程。此外,利用乙磷铝废液中铵态氮代替固体硫酸铵生产硫酸铝铵也是一种环保且经济的方法。
硫酸铝铵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作膨松剂和腌制剂。 它可以用作净水剂和膨松剂,可代替钾明矾。我国规定可用于油炸食品、虾片、豆制品、发酵粉、威夫饼干、膨化食品和水产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铝的残留量≤l00mg/kg。此外,硫酸铝铵还可用作护色剂,如在腌茄子中加入0.01%~0.1%(以Al计)的铵明矾,可使茄子保持色泽。
然而,硫酸铝铵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 铝是人体非必需的微量元素,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影响骨骼和神经系统健康。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于2011年6月在第74次大会上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确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2毫克。这意味着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摄入120毫克铝是安全的。然而,中国有不少人的铝摄入量已经超过这个数值。
鉴于此,中国近年来对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重大调整。 从2014年7月1日起,三种含铝的食品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再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 馒头、发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食品添加剂。
这些调整对食品工业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正常生产。例如,膨化食品中可以使用其他色素替代铝色淀,工业化生产的发酵面制品主要用酵母、发酵粉和复合膨松剂即可,不需要用明矾。对于普通消费者,如果想避免摄入过多的铝,应该注意减少面食摄入,避免过多食用油炸面制品,注意海蜇等高铝含量食品的食用方式。
总的来说,硫酸铝铵作为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仍有广泛应用。然而,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规的完善,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可能会进一步受到限制。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品,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