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美国海军近日宣布,将用挪威康斯伯格公司与美国雷神公司联合研发的NSM(Naval Strike Missile)反舰导弹取代服役多年的“鱼叉”导弹。这一决定引发了外界对反舰导弹技术演进方向的热议。
NSM导弹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放弃了传统的末端主动雷达制导,转而采用红外导引头和无线电射频被动导引头。这种设计看似违背了反舰导弹追求高精度的传统,实则体现了现代反舰导弹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从单纯追求速度和射程,转向更加注重隐身和智能化。
隐身技术的应用是NSM导弹的一大亮点。它的外壳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并涂有隐身涂层和吸波材料,大大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积。更有趣的是,NSM采用了特殊的六棱柱外形设计,这种独特的形状进一步增强了其隐身性能。在飞行过程中,NSM还能通过调整弹翼和尾翼的姿态,进一步降低被探测的概率。
NSM导弹的尺寸和重量也经过精心设计。它的长度仅为3.5米,远程版本(舰载版本)安装助推器后也不过3.96米,总重量约0.4吨。这种紧凑的设计不仅便于在舰艇上部署,还使其能够适应F-35战斗机的内部弹舱,为未来空射型NSM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制导方式上,NSM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的组合。除了前面提到的红外导引头和无线电射频被动导引头,它还配备了GPS和惯性制导系统。这种多元化的制导方式不仅提高了导弹的精度,还增强了其抗干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NSM导弹的飞行速度仅为0.95马赫,属于亚音速导弹。这似乎与当前一些国家追求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趋势背道而驰。然而,NSM的设计理念恰恰体现了美国海军对反舰导弹性能的重新思考:在现代防空系统日益先进的背景下,单纯依靠速度突破防御的效果正在减弱。相比之下,通过隐身技术和智能化制导来提高突防能力,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策略。
NSM导弹的选型成功,标志着美国海军反舰导弹体系的更新换代。它将与LRASM(Long Range Anti-Ship Missile)和改进型“战斧”导弹一起,构成美国海军未来的反舰导弹作战序列。这种组合涵盖了从轻型到重型、从亚音速到高超音速的多种导弹,体现了美国海军在反舰作战领域的全面布局。
NSM导弹的技术特点和设计理念,无疑将对全球反舰导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反舰导弹技术竞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速度、隐身、射程和成本等因素,将成为各国军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