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牺牲后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连长闷闷不乐:咋才二级?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1952年10月20日,上甘岭战役进入最惨烈的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的通讯员黄继光,在进攻597.9高地时,面对敌人的猛烈火力,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21岁的黄继光壮烈牺牲,用生命诠释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最初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为“二级战斗英雄”。这一决定让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的连长万福来感到不解和不满。万福来在重伤后被送回国内治疗,期间他听到同病房的伤员读报,得知黄继光被追授“二级英雄”的消息。万福来认为,黄继光的壮举远超二级英雄的范畴,于是他请人代笔,记录了黄继光堵枪眼的详细过程,并将这份材料直接寄给了15军政治部。

万福来的努力得到了回应。1953年4月,志愿军总部决定追记黄继光特等功一次,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这一决定是对黄继光英雄事迹的充分肯定,也反映了志愿军对英雄精神的高度重视。

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并非偶然。他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饱受苦难。1949年家乡解放后,黄继光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成为村儿童团团长。1951年3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部队中,黄继光努力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进步迅速,1952年7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部队连续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面对敌人的猛烈火力,黄继光主动请缨,带领两名战友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黄继光仍然顽强地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最终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激励了无数战友奋勇向前。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志愿军最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这场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双方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投入了大量兵力和火力。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守住了阵地。

黄继光的事迹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了后世学习的楷模。1953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黄继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2009年9月,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黄继光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更是为了保卫新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迫使“联合国军”签订了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宝贵的和平环境。

黄继光的故事告诉我们,英雄并非天生,而是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出来的。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铭记英雄,传承英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