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肉松这么做才好吃,之前都做错了,难怪肉松又干又硬不蓬松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肉松制作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许多人在尝试自制肉松时,常常遇到肉松又干又硬、不够蓬松的问题。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就能轻松做出松软可口的肉松。

制作肉松的第一步是选肉。优质的肉松通常选用里脊肉,因为这部分肉质细嫩,纤维较长。在处理肉块时,要顺着肌肉纤维切成大块,避免横切,这样可以保持肉纤维的长度,为后续制作蓬松肉松打下基础。

接下来是煮肉环节。将肉块放入足量清水中煮沸2-3分钟后捞出冲洗,这一步可以去除血水和杂质。然后用高压锅炖煮,加入适量调料和水,小火炖15分钟。对于婴儿食用的肉松,可以适当延长炖煮时间,使肉质更加软烂。

炖煮后的肉块需要充分沥干水分,并摊凉。这一步很关键,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导致肉松难以蓬松。将冷却后的肉块装入保鲜袋,用擀面杖尽量擀压扁平,这一步可以破坏肉块的结构,为后续搓揉做准备。

将擀扁的肉块放在掌心用力搓揉,这是制作蓬松肉松的关键步骤。通过反复搓揉,可以将肉块分解成细小的肉丝,为后续炒制蓬松奠定基础。搓揉后的肉丝放入面包机中,加入适量调味料,选择果酱功能进行炒制。如果没有面包机,也可以用不粘锅小火慢炒,但要注意全程小火,不停翻炒,直到肉松呈现干爽蓬松的状态。

炒制好的肉松要彻底放凉后才能密封包装冷藏保存。自制肉松不含防腐剂,冷藏保存一般3-5天,冷冻保存时间会更长一些。

为什么有些人做出的肉松又干又硬?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选肉不当,使用了肉质较老的部位;其次,煮肉时间过长,导致肉质过于软烂,难以搓揉成丝;再者,炒制过程中火力过大或时间过长,导致肉松过度干燥。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肉质,控制煮肉时间和火候,充分搓揉肉块,以及掌握好炒制的火候和时间。只要注意这些细节,就能轻松做出松软可口的肉松。

总的来说,制作美味肉松的关键在于:选好肉、煮得当、搓得细、炒得巧。掌握了这些技巧,相信你也能轻松做出令人称赞的肉松,再也不用担心肉松又干又硬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