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青海湖的冬季,湖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呈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然而,在这看似静谧的冰封世界之下,却隐藏着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每年冬季,青海湖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越冬水鸟。2023年1月的监测数据显示, 青海湖越冬水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1100余只 ,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5倍。其中,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就有600余只 ,较上年同期增长2倍;赤麻鸭更是达到了10500余只,增长了3.9倍。
这些水鸟之所以选择青海湖作为越冬地,得益于 青海湖周边丰富的湿地资源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青海湖周边,有倒淌河湿地、仙女湾湿地、沙岛湿地、泉湾湿地、洱海湿地、那仁湿地、甘子河湿地等丰富的湿地资源。这些大面积的湿地,为珍稀水鸟的繁殖、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除了水鸟,青海湖冬季的另一大亮点是湟鱼。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尽管冬季湖面结冰,但 湟鱼仍然在冰层下的湖水中活动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青海省先后六次封湖育鱼,并修建洄游通道、探索开展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湟鱼资源蕴藏量由2012年的3.5万吨增加到2022年底的11.41万吨 ,年放流规模由700万尾提升到2000万尾。
青海湖冬季的美丽景色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不仅吸引了众多水鸟和鱼类,也成为了当地文化和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冬季,青海湖都会吸引大批自驾游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越冬水鸟和冰封湖面的壮丽景象。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成为了青海湖冬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青海湖冬季的美丽与生机,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这一脆弱的生态系统。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片高原明珠,让青海湖的冬季美景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