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中将李玉堂:51年在台湾被枪毙,83年大陆追认他为烈士

发布时间:2024-09-15

1951年2月5日,除夕之夜,台北碧潭刑场,李玉堂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李玉堂绝非普通人物,他是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抗日战争中表现卓越,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官至陆军中将。

在与蒋介石一同败退台湾后,他的命运却以悲剧告终。

奇怪的是, 32年后的1983年,祖国大陆追认他为烈士。

这一切的缘由,该如何解释?

李玉堂于1899年出生在山东东营广饶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家中排行第四。

李家颇为富裕,良好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就接受了优质的教育。

1915年,袁世凯自任帝制后,李玉堂参与了学生营,并随之投身讨袁战役。

袁世凯去世后,学生营解散,李玉堂回乡备考,随后考入济南公立工业学校。

在校期间,李玉堂积极参与爱国活动。

在五四运动时,他曾血书“良心救国”,以表达学生们的爱国之心。

李玉堂原本希望通过实业救国,但求学过程中,目睹的内战频仍和国土破碎的景象,让他最终选择了投笔从军。

1921年,他进入山西军士教育团学习,毕业后便在晋军中服役。

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并在毕业后迅速投入部队,因战功卓著一路晋升至师长。

在淞沪抗战中,他负责指挥部队阻击日军,在与敌军斗争了十多天后损失惨重,被迫退守。

国军撤退上海时,他率领第3师承担断后任务,掩护主力撤退。

保卫武汉的战役中,他指挥第8军在武宁棺材山坚守20多天,成功击退日军;南昌保卫战中,他与日军激战9天,造成数不胜数的伤亡,战场惨况甚至超过淞沪会战。

李玉堂在抗日战场上名声显赫,赢得“泰山军”的美名(第8军后与第10军合并,新第十军仍沿用“泰山军”的称谓)。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李玉堂指挥的第10军与日军激战一周,击退多次敌方进攻,毙敌超过6000人。

在盟军的支援下,中国军队最终赢得了这场胜利。

这一战极大鼓舞了国人的抗战信心,也赢得了盟国的支持与尊重。

战后,李玉堂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第27集团军副司令。

此役标志着李玉堂的军事生涯达到巅峰。

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中,第10军孤军坚守却外无援助,弹药匮乏,伤亡惨重,最终被迫投降。

李玉堂对此深感痛心,自请辞职,却遭拒绝。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继续发动内战,将李玉堂调往山东兖州担任第十绥靖区司令。

此地自古战略地位重要,蒋派李玉堂镇守,足见他的信任。

李玉堂满怀信心地表示,“兖州城是铁打的”。

然而,这座“铁打的城池”,在解放军总攻下仅三小时便被攻破,李玉堂不得不指挥残余部队巷战。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顽抗后,他不得不突围。

李玉堂的突围部队被解放军击败,他最终成为了俘虏。

然而在押解过程中,他侥幸逃脱,化装成农民辗转逃至徐州。

逃至徐州的李玉堂未能再度返回部队,接到“永不叙用”的命令后,他只能在上海度日。

1949年2月,蒋介石辞职,李玉堂得以重新出山,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和薛岳共同负责海南岛防守。

经过多年的军事生涯,李玉堂见识到了蒋介石及国民党的无能与腐败,对蒋的失望愈加严重。

李玉堂早已无心与解放军作战。

此时,他接受了妻子及妻子哥哥的建议,暗中准备起义,配合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然而,还未布局成功,海南的国民党军并非李玉堂指挥下的部队,局面复杂,使他最终错失了起义的良机,被迫带着残部撤往台湾。

来到台湾后,李玉堂身边的副官李刚因策反计划曝光被捕。

他曾写信告知兄长尽快逃生,没想到信件被特务截获,李家立即遭到特务的打压,李刚在监牢中遭受酷刑,将李玉堂妻子的策反计划供出。

审理案件的法官钱大钧曾是李玉堂的上级,他心急想救下李玉堂,审讯中多次暗示李玉堂将责任推给妻子一方,李却始终坚持不负责任,惹怒了钱大钧,称李玉堂“糊涂”。

最终,钱大钧在结案时尽量为李玉堂争取,向上汇报称他对妻子的策反不知情,判刑暂为七年。

然而蒋介石对此仍不满意,进一步加刑至15年。

但蒋仍未满足,亲自加上“耻”字。

最终,李玉堂夫妇被判死刑,结束在1951年的除夕。

1983年7月20日,祖国大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 ,追认原因是,“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卫副总司令期间,中共策反李玉堂,李接受条件进行起义,但因交通中断未及时接到指令,因此未能成功起义”。

这意味着党组织依旧认定李玉堂已经同意起义,因条件限制未能及时反馈,认可他为起义做出的努力。

李玉堂被害后,蒋介石秘密保密,许多军中同袍未曾知晓他的生死。

直到2004年,台湾当局才为李玉堂及其妻子平反,证实其无罪。

李玉堂没有亲生子女,只有一名养女名叫李国英,后来她从台北迁回上海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