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往事“九眼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九眼桥,这座横跨成都锦江的古老石拱桥,见证了蓉城数百年的沧桑巨变。从明代的宏济桥,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九眼桥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成都发展史。

九眼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原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这座长4宽3高3丈的石拱桥,因桥下有9个桥洞而得名“九眼桥”。在那个水运发达的年代,九眼桥是成都最重要的水运码头之一。正如清代诗人杨燮所描绘的:“龙舟锦水说端阳,艾叶菖蒲烧酒香。杂佩丛簪小儿女,都叫耳鼻抹雄黄。”每逢端午节,九眼桥一带龙舟竞渡,热闹非凡,成为成都人欢度佳节的胜地。

然而,九眼桥的历史并非一帆风顺。传说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败走四川时,曾将大量金银珠宝藏在九眼桥一带。20世纪30年代,人们曾进行大规模打捞,但只找到了石牛和石鼓。这个传说为九眼桥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随着时代的变迁,九眼桥的角色也在不断演变。20世纪50年代前,这里是成都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自发劳动力市场。每年春节前后,数以千计的打工者在这里寻找机会,九眼桥见证了无数人的梦想与辛酸。正如一位老成都人回忆道:“那时的九眼桥,纤夫的号子此起彼伏;江中船帆、贩夫走卒川流不息;评书客栈、茶楼饭馆、柴盐铺子一间连一间,热闹非凡。”

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九眼桥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华。1992年,因旧桥有碍泄洪,九眼桥被拆除。2001年,一座仿古的九眼桥在距原址1.9公里处重建。新桥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的九孔石拱桥形象,成为成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如今的九眼桥,已经成为成都夜生活的地标之一。每当夜幕降临,锦江两岸灯火辉煌,酒吧街人声鼎沸,与白天的古朴有韵形成鲜明对比。正如一位游客所言:“在九眼桥,你可以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的古今交融,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

九眼桥的变迁,折射出成都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从古代的水运枢纽,到近代的劳动力市场,再到现代的夜生活地标,九眼桥见证了成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它不仅是连接两岸的桥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承载着成都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

站在九眼桥上,望着锦江水缓缓流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座历经400多年风雨的古桥,依然静静地守护着成都,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变化。无论是老成都人还是新来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