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甘肃张掖的马蹄寺石窟是国内少有的艺术瑰宝呢?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临松山下,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艺术宝库——马蹄寺石窟群。这座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石窟群,历经1600多年的沧桑,至今仍保存着70余处窟龛,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

马蹄寺石窟群由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七处组成,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其中,北寺的“三十三天”石窟是整个石窟群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分布在高2米至40米崖体上的石窟,共7层21龛窟,洞窟开凿规模宏大,内部宛如迷宫,通道狭小陡峭。最高层供奉着大量金碧辉煌的藏传佛教佛像,是喇嘛修行的圣地。

石窟群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金塔寺的造像上。这里的佛像庄重安详,菩萨裸上身装饰华丽,形容俊美。特别是悬塑的飞天,装束与菩萨相同,身躯扭曲作V字形,略显古朴稚拙,虽不如北魏以来的飞天轻盈自如,灵动多变,却也真切感人。整窟造像结构严整,统一和谐,富丽堂皇,以圆雕、高浮雕、影塑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众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5世纪前后中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然而,这座艺术宝库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年久失修,部分石窟已严重损毁,大量造像缺失。2002年,马蹄北寺三号窟因岩体裂缝现象日趋严重,几乎导致东西两侧山体分离,被迫关闭。2012年,金塔寺石窟的壁画出现了严重的酥碱、空鼓、颜料层粉化等现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对马蹄寺石窟群进行安防系统工程建设,工程于2014年完工。

马蹄寺石窟群之所以被称为“被低估的艺术瑰宝”,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之宣传不足,导致许多游客对其知之甚少。其次,金塔寺石窟,这座被誉为“特窟里的特窟”的艺术宝库,因文物保护需要,目前暂不对游客开放。金塔寺的高肉雕飞天,与敦煌壁画里的飞天齐名,甚至比后者早300多年,其艺术价值可见一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马蹄寺石窟群仍然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见证,也是河西走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缩影。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相信这座“被低估的艺术瑰宝”终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世人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