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在雍正皇帝的三十多位后妃中,年贵妃是被影视剧黑得最严重的一个。
不管是骄横跋扈还是心高善妒,人们总是认为她受到雍正的宠爱,是因为这是雍正为了笼络她的哥哥年羹尧的一种政治手段。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年氏在历史上确实受到了雍正的宠爱,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
一、常居未央专宠一人
年氏嫁入雍亲王府时,年纪未满15岁,而那时候的雍正接近35岁。
尽管雍正已经有了福晋乌拉那拉氏、侧福晋李氏及几位格格,但这种萝莉搭配大叔的组合还是让雍正非常喜欢,从此他对年氏的宠爱便持续增长,并且非常专一。
说到专宠,有一个例子:在《清世宗实录》中提到,年氏与雍正生活了11年,在这11年里,她先后生下了一位公主和三位皇子,几乎掌握了后宫的子嗣。
这成为了年氏“常居未央”的一大证据。
二、跳过妃位封贵妃
雍正继位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令人惊讶的是,年氏作为侧福晋,却直接被封为贵妃,而其他资历和年龄都比她长的侧福晋李氏以及皇四子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只被封为了齐妃和熹妃。
年氏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但她享有与皇后同日接受公主王妃命妇行礼庆贺的礼仪。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年氏虽被封为贵妃,但她的朝冠和皇后乌拉那拉氏的朝冠制式相同,唯一的区别只是用金少了3两,而普通妃子的朝冠则为凤凰五支。
三、年氏病重,雍正劳逸结合无暇顾及朝政
雍正三年,年氏病重,被移至圆明园养病。
向来勤奋的雍正不得不在回宫处理公务后,再返回圆明园。
在那时正好赶上祭祀世宗皇帝和冬至祭天的重大活动,皇帝在“斋戒期间”不能探望病人。
所以,为了给年氏冲喜,雍正加封她为敦肃皇贵妃。
祭祀一结束,雍正便取消了第二天的重要大朝贺,并在接下来的五天里几乎没有处理政务,一直待在圆明园。
年氏去世后,雍正又辍朝五日,为她举行丧礼。
要知道,雍正因敬业而著称,即使在他病危期间也坚持处理政务。
为了年氏,他竟然10日不理政务,这在他的生平是绝无仅有的。
四、子以母贵
虽然皇四子弘历是康熙称赞的“好圣孙”,但在雍正的皇子中,最受宠爱的却并不是他,而是年氏所生的皇八子福惠。
年氏先后生下皇四女、皇七子福宜、皇八子福惠以及皇九子福沛。
然而由于她“素病弱”,除了福惠,其余孩子都早夭。
为了安慰年氏,雍正打破了皇子不得由生母抚养的惯例,破例让她亲自抚养福惠。
年氏去世后,雍正将4岁的福惠养在身边,并赐给他很多玩具和文具。
雍正走到哪都带着福惠,甚至大臣、传教士和外国使臣都有见过福惠,并推测他会成为皇位继承人。
可惜福惠无福,夭折于8岁,在他去世后,雍正辍朝三日,并以亲王礼为他治丧。
五、帝妃合葬
在等级严密的清朝,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与皇帝合葬,但雍正却为年氏破例。
据《永宪录》记载,当时后妃和皇后去世,通常停灵在田村的殡宫,但年氏则单独停灵在阜成门外的定慧寺。
雍正为了让年氏早日入土安葬,开始筹划泰陵的修建。
在修建过程中,雍正还追封皇弟胤祥的生母敏妃为敬敏皇贵妃,并将敏妃的棺椁从妃园迁至景陵,与康熙合葬。
此举是为日后与年氏合葬铺路。
然而泰陵工程浩大,还未完工雍正便驾崩。
他在遗诏中交代,务必将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年氏与他一并葬入泰陵。
从以上种种来看,年氏确实深受雍正的宠爱。
那么,年氏真的因哥哥年羹尧而获宠吗?其实并非如此。
在明朝灭亡时,年氏的曾祖是正三品指挥使,在清军入关后被俘成了汉人包衣。
顺治年间,清朝恢复科举,年氏的祖父年仲隆高中,并改隶汉军镶白旗。
到了年氏父亲年遐龄,因为才华出众,得到了康熙重用,一路升职至湖广巡抚。
康熙与年遐龄君臣关系极为融洽,因此把年遐龄的养女年氏许配给雍正。
尽管年氏嫁给雍正时年纪尚小,但她出身于书香世家,知书达理,有汉族女子特有的温婉和柔顺,再加上外形秀美纤弱,因此备受雍正宠爱。
需要注意的是,清朝皇帝为了保纯正血统,在选妃时优先考虑的是满清八旗的官宦女子和蒙古女子,汉族女子往往不在考虑范围内。
但有趣的是,
雍正的妃子中并无一位蒙古女子,而从他绘制的《十二美人图》来看,雍正似乎对汉族女子更为青睐。
有人甚至猜测,《十二美人图》画的就是年氏。
不仅年轻貌美、体态优雅,在清宫档案中还有记载,年氏能引经据典对雍正进行规谏,“
行止间亦遵循典籍
”。
此外,年氏还协助皇后乌拉那拉氏,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根本不存在骄横跋扈、心高气傲的情况。
年羹尧确有拥立雍正之功,但在年羹尧图谋反叛被揭发后,他自己也曾言,唯一担心的是父亲和子孙受牵连,未曾提及年氏一句。
可见年羹尧对这个妹妹并不上心,或许是因为他们年龄相差近20岁,年羹尧长期在外带兵或担任官职,兄妹感情并不深厚。
显然,雍正不可能为了讨好一个臣子而宠爱他的妹妹,更何况年家早先还是雍正的家臣。
因此,说年氏受宠是出于雍正的政治手段,实在站不住脚。
相反,年家倒是因年氏而受益匪浅。
例如
年氏被封为贵妃时,雍正特意将年氏母家170余丁抬入满清八旗中的镶黄旗,以抬高他们身份地位。
对年羹尧的清算也是在年氏去世半个月后才“赐其狱中自裁”。
而年遐龄和长子年希尧因“忠厚安分”,仅被革职免罪。
年遐龄去世后,雍正又恢复了他太傅的头衔。
尽管雍正被认为冷酷无情,作为一个男人,他在年氏面前展现了铁汉柔情。
这还不足以说明雍正对年氏的深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