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携号转网”在英文中可以说“Number Portability”或“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 (MNP)”。这一政策允许用户在更换电信运营商时保留原有的电话号码,旨在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用户转网成本。
携号转网,也称作号码携带、移机不改号,是指用户可以在保持手机号码不变的情况下,选择电信、移动、联通任何一方的网络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这一政策被视为实现移动通信领域有效竞争、优化市场结构的杀手锏,能使消费者、国家和电信行业三者都受益。
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携号转网政策。欧盟于2003年7月24日开始实施,但效果并不显著,平均累计使用率仅为2%。相比之下,香港的实施效果较为显著,1999年引入之初,移动号码携带年转网率达到18.4%,2001年达到最高值32.3%。韩国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号码携带的分阶段实施,KTF和LGT分流了SKT的用户,提升了公司的利润水平。
在中国,携号转网政策的推进经历了较长的过程。2010年11月,工信部在天津、海南开始携号转网试点。2019年11月10日,三大运营商携号转网服务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计携转167万人次,其中2018年新增63万人次,同比增长62%。
然而,携号转网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实现难度,需要对用户数据库进行调整,对维护工作要求较高。其次是面临关口,如转网或影响第三方验证码接收,以及450万个APP服务也要随之转移。此外,运营商之间的结算、如何建立可实现全网数据同步的第三方集中数据库系统等非技术性问题也需要解决。
尽管如此,携号转网政策对消费者和行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消费者而言,号码携带可以减少用户的转网成本,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服务,资费水平也有所下降。对国家来说,号码携带能节约号码资源。对于行业来说,号码携带可以打破现有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地位,从而促进市场竞争,优化市场结构。
总的来说,携号转网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重大社会效益的便民利民创新服务举措。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相信携号转网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推动电信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