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上的今天|罗曼·加里,战斗民族作家的一生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罗曼·加里的一生,就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这位法国作家、飞行员、外交官、导演和编剧,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66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战斗民族作家”。

加里的人生起点并不显赫。1914年,他出生于当时属于俄罗斯帝国的维尔纽斯,原名罗曼·卡谢夫。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辗转来到法国尼斯。在这里,他完成了学业,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然而,真正改变加里命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8年,他加入法国空军,接受飞行训练。1940年法国沦陷后,他驾驶飞机逃离,加入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力量。在战场上,他屡建战功,获得了多项荣誉勋章。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他的性格,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战后,加里进入外交界,先后在法国驻联合国代表处、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馆等地任职。与此同时,他的文学事业也蒸蒸日上。1945年,他发表了处女作《欧洲教育》,一举成名。这部以波兰反法西斯地下抵抗运动为主题的小说,被萨特誉为“最好的抵抗运动小说”。

加里的文学成就远不止于此。1956年,他的长篇小说《天根》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关注生态问题,讲述了环境主义者到非洲保护象群的故事。1975年,他化名埃米尔·阿雅尔发表的《如此人生》再次获得龚古尔奖,使他成为唯一两次获得这项法国最高文学奖的作家。

加里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贯穿着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奋斗精神。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执拗地拒绝屈从于社会的平庸,游离在系统之外,反抗一切使人失去尊严的行为。这种精神,正是加里本人的真实写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在1980年12月2日选择了自杀。他在遗书中澄清,自己的选择与前妻珍·茜宝的自杀无关。关于他自杀的原因,人们只能从他的文字和访谈中寻找线索。他曾说:“衰老?真是灾难。但我永远不会衰老的,永不。我想这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但我是不会衰老的,我和天上那位先生立下了盟约。”

加里的离世,为他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但他的作品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法国文学史上。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即使面对死亡,也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铭记和传承的。